突破行业痛点:低成本实现水质飞跃
食品加工企业常面临洗米水、豆制品废水色度问题,传统方法需建设多级沉淀池。某山东粮油企业引入脱色剂后,通过“管道混合+板框压滤”工艺,将色度从200倍降至15倍,悬浮物去除率达92%。其食品级原料(符合GB 25538-2010标准)更可直接用于饮用水处理,某矿泉水厂采用后,溴酸盐指标稳定在0.5μg/L以下(国标限值10μg/L)。
创新应用:设备改造最小化方案
针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系统,脱色剂提供“非工程改造”解决方案。某广东印染园区通过在调节池增设简易投加装置,将原有活性炭吸附塔改为备用系统,年节约活性炭更换费用120万元。其智能投加系统可根据进水色度自动调节用量,某江苏化工园区应用后,药剂浪费减少35%,人工巡检频次从每日8次降至2次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该产品与臭氧氧化、芬顿反应等工艺兼容,可构建组合处理体系。
用户见证:小投入带来大收益
“以前每月要花8万元处理色度问题,现在脱色剂每月成本2.4万元,效果还更好。”——某安徽纺织厂负责人实际测算后表示。更关键的是,其板结抑制技术使污泥产量减少50%,某河北皮革厂因此每年节省危废处置费65万元。从食品到化工,从应急到长效,脱色剂正以“低成本、高效率、易操作”的特性,成为企业环保达标的首选解决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