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电镀行业的生产过程中,含氰废水的处理一直是环保领域的重点难题。以某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,其电金线和沉金线每月会产生大量含氰废水,水质呈弱碱性,氰化物浓度在10 – 100mg/L之间,远超国家排放标准。传统的氯氧化二级破氰技术虽能降低氰化物浓度,但存在高能耗、易产生二次污染、操作风险高等问题,如处理过程中可能逸出刺激性气体氯化氰,且需大量投加含氯氧化剂,导致设备腐蚀和余氯残留。
为解决这一难题,该公司引入了世清环保的“一元破氰技术”。该技术采用电化学氧化法,以石墨极板为阴阳极,并负载氧化性复合填充粒子作为第三电极,构建起多维电解体系。无需投加任何化学药剂,仅利用电激发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,就能将氰化物快速氧化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。在实际应用中,含氰废水经泵提升至一元破氰设备进行反应,停留时间设置48分钟。处理后的出水经连续120天监测,氰化物浓度持续小于0.05mg/L,且有90%以上的时间能够达到总氰化物未检出,完全满足企业氰化物出水管控指标和国家排放标准。
从经济成本来看,“一元破氰技术”优势显著。设备仅耗电量约1.74度/m³,运行费用为1.39元/m³(不含设备折旧),预计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95%。与传统的氯氧化二级破氰技术相比,无需购买大量含氯氧化剂,避免了余氯对后端处理设备的腐蚀,降低了设备维护和更换成本。
在操作安全性方面,“一元破氰技术”也表现出色。由于无需调节pH值,规避了人为操作失误或仪表故障导致的氰化氢安全风险,为现场操作人员提供了更安全的工作环境。同时,该技术自动化程度高,无需专员监控运作,减少了人力投入。
“一元破氰技术”在电镀行业的应用,不仅解决了含氰废水的处理难题,实现了废水的稳定达标排放,还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安全保障,是电镀行业废水处理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