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生物法
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去除废水中的铬。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、运行费用低、污泥产生量少等优点,且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。生物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:
- 生物吸附:利用微生物细胞表面或代谢产物对铬离子的吸附作用。某些细菌、真菌、藻类等微生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,可以将废水中的铬离子吸附到细胞表面或内部,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。
- 生物还原:在厌氧条件下,利用硫酸还原菌等微生物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,降低其毒性。随后,通过调节废水pH值,使三价铬形成氢氧化铬沉淀,进一步去除。
- 生物沉淀: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,使废水中的铬离子与某些物质结合形成沉淀,从而将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来。
二、化学法
化学法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污水处理药剂,使铬离子与其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难溶的沉淀物或络合物,从而实现铬的去除。化学法具有反应速度快、处理效率高等优点。常见的化学法包括:
- 钡盐法:利用溶解积原理,向废水中投加溶度积比铬酸钡大的钡盐,使铬酸根与钡离子形成难溶的铬酸钡沉淀。随后,通过过滤、洗涤等步骤将沉淀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。
- 还原沉淀法:在酸性条件下,向废水中加入还原剂(如亚硫酸氢钠、硫酸亚铁等),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。然后,加入碱液调节废水pH值,使三价铬形成氢氧化铬沉淀。这种方法操作简单,处理效果好。
- 离子交换法: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与废水中的铬离子进行交换,从而实现铬的去除。离子交换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、小水量的含铬废水。
- 化学沉淀法:通过向废水中投加重金属捕捉剂等化学药剂,使铬离子与其发生螯合反应,生成稳定的不溶物沉淀。这种方法能够在常温、宽pH值范围内进行,不受铬离子浓度高低的影响。
三、物理法
物理法主要是利用物理作用去除废水中的铬,包括吸附、膜分离、电解等方法。
- 吸附法:利用活性炭、沸石、硅藻土等吸附剂对废水中的铬离子进行吸附。这种方法操作简便,但吸附剂的再生和处置问题需要解决。
- 膜分离法:利用反渗透、纳滤、电渗析等膜技术将废水中的铬离子与水分离。这种方法处理效率高,但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。
- 电解法:铁阳极在直流电作用下,不断溶解产生亚铁离子,在酸性条件下,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。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效果稳定可靠,操作管理简单,设备占地面积小,但耗电量较大,运行费用较高。
四、综合处理工艺
在实际应用中,往往需要根据废水的特性和处理要求,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技术进行组合处理。例如,可以采用“还原反应+混凝沉淀+过滤杀毒”的组合工艺,或者采用“物化法+生物法”的组合工艺等。通过综合处理工艺的应用,可以实现废水的达标排放和资源的有效利用。
综上所述,含铬废水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,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场景。在选择处理方法时,需要综合考虑废水的来源、特性及处理要求,以确保处理效果达到最佳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