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,工业废水中的铊污染治理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难题。作为一种高效、专业的水处理药剂,除铊剂凭借其精准的靶向去除能力和广泛的应用场景,成为工业废水处理的“隐形卫士”。
四川某锌冶炼厂每日产生大量含铊废水,原废水铊浓度在1 – 5mg/L,伴有铅、锌、镉等多种重金属以及较高浓度的盐和悬浮物,水质复杂。该厂之前采用常规中和沉淀法处理废水,但铊去除效果不佳,无法满足《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31573 – 2015)中铊排放限值要求。引入复合除铊剂后,先利用其中的氧化成分将废水中的一价铊氧化为三价铊,再通过沉淀剂与铊离子反应生成难溶性沉淀。针对废水中的其他重金属和杂质,复合除铊剂中的吸附成分发挥作用,对残留的铊离子及其他污染物进行吸附富集。经过处理,废水铊浓度稳定降至0.003mg/L以下,远低于排放标准,铅、锌等其他重金属浓度也显著降低,达到了特别排放限值要求。该工艺不仅除铊效率高,且未对原有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大规模改造,仅通过在原有反应池中投加复合除铊剂,并适当调整反应时间和搅拌强度等参数,就实现了稳定达标排放,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环保改造投入和运营成本。
广东某半导体生产企业在芯片制造等环节产生含铊废水,废水中铊以络合态形式存在,主要与EDTA等络合剂结合,浓度在50 – 200μg/L,废水还含有铜、镍等重金属以及大量有机污染物,pH值在6 – 7之间。企业之前采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法对络合态铊去除效果差,且树脂易受有机污染物和其他离子干扰,频繁再生导致处理成本高昂。采用复合除铊剂处理后,其破络成分迅速打破铊与络合剂之间的化学键,使铊离子游离出来。随后,复合除铊剂中的氧化、沉淀和吸附成分协同作用,将游离铊离子转化为沉淀并吸附去除。经过一系列反应和沉淀分离后,废水铊浓度降至0.5μg/L以下,满足了当地更为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,铜、镍等重金属以及有机污染物也得到有效去除。处理后的水部分回用于对水质要求较低的车间地面冲洗等环节,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,既降低了企业的用水成本,又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。
湖南某大型钢铁厂在烧结工序的湿法脱硫循环除渣后,产生的压滤循环废水具有高浊度、弱酸性的特点,铊浓度在5 – 10mg/L,且含有砷、铅、锌、镍、镉等多种重金属。以往该厂的废水处理工艺无法有效去除铊,导致排放水质难以达标。使用复合除铊剂处理该废水时,复合除铊剂先对废水进行pH调节,使其更利于后续反应进行。随后,通过氧化、沉淀和絮凝等一系列作用,将铊及其他重金属污染物去除。处理后,废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当地工业污水排放标准,其中铊浓度稳定低于0.005mg/L。整个处理过程操作简便,只需在现有沉淀池和反应釜中添加复合除铊剂,并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搅拌、反应和沉淀,无需新增复杂设备,为钢铁企业解决含铊废水处理难题提供了高效、经济的解决方案。
除铊剂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实践表明,它能够针对各种复杂水质和不同形态的铊污染物,实现精准、高效的处理,帮助企业稳定达标排放,降低环保风险和运营成本,是工业废水处理中不可或缺的精准利器